shichijihan PRO

解构中,请稍候……

dizzylab的第84700位用户,加入于2024年03月10日

社团

雨中车站【数字版】的repo:

车站、故事、仪式

> 本文感受非常主观。 > “” 引号中的文字表示对歌曲中的歌词的部分引用,可能有误,笔者以此连接这个世界上的一些角落。 先聊聊专辑的同名曲。它有着标准的摇滚配器,以及我喜欢的电吉他 solo 的桥段,而当 “今天的离别是不是最后的回忆” 进入我的双耳,它便开始触动我的脑海,让我开始陷入独属于自己的回忆。我想很多人都 曾经/正在 经历 过/着 不得不践行的分别。我反复听着这首歌里不同的段落,就像在听着一段段人海中随时可能走向开始或是结束的联系。 有的时候,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甚至都还没有正式开始,便止步于内心的距离,正如《所以你为何不说话》里提到的:“今天我们保持缄默,但明天你一定/应该/可否会记得我对吧”;也许,我们也可以像《蒲公英》那样,有着 “既然回忆也能被带走 那有何恋不舍的” 的放下后的释然,哪怕背后仍有着《所以你为何不说话》的不甘。如果放弃对过往的执着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,那么我相信,做出这样选择的人,TA 一定足够勇敢。 与此相对地,《曼陀罗》在开头便以失真的人声,暗示即将到来的诡谲氛围。在这首歌的桥段开始,虽然天依人声并没有十分高亢,乐器在其前后的编排却能实实在在地让我感受到情绪的猛烈递进。我仿佛处在一个黑暗的仪式之中。这样的递进,配合最后副歌里不断的、也许带着一些悲悯的、尝试置身事外的、当局者的质询,以及恰到好处的、足足三次的低频停顿,将情绪推至次顶峰。最后,在 “黑夜中无尽幻想” 之后,在 “光芒” 之下,我似乎能在虚实交汇处,逐渐理解《蒲公英》中,“所以我本不该 面对现实世界 拥有太复杂的情感” 背后的那个,站在某个角落里的人。 而在最后,伴随着(笔者无能为力详细说明的)《偏执狂日记》《腥风》《悸动终成死灰》《你最后的思忆》,作者杂糅的情感终于在《雨后的末印象》里彻底爆发。也许作者再次审视了关于自身的一切,并继续以天依的声音发出呐喊:“至少我还会再爬起来 因为我还没看见 我所厌恶的一切 崩溃在眼前 崩溃在眼前”。我不能把这个世界留给混蛋。即使它的崩溃没有如我所期待那般来临,我也要亲眼见证,本就腐朽的躯体如何在未来更为羸弱。 也许并无必要想敌人如何。 聚焦和审视自我本就难得。 “呼吸 伫立 雨停 往事已被冲洗”,《末印象》以此回应开头,又以 “往事 分离 梦醒 雨中车站 故事已完毕” 回应《初印象》乃至整张专辑本身。我相信,任何人在认真听完整张专辑的所有曲目后,再将自己置身于《初印象》的循环之中,便能看到某个角落里的人,开始,或者再次开始,准备给我们看一场,充满遗憾却有好好道别过的仪式。 Nice Story。感谢米梅林、满22221,让我看到和听到,这个世界仍然有诞生于幻想之中的光芒。